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让购物变得轻而易举,各类商品纷纷涌向网络市场,其中不乏令人瞩目的“免税烟草”专卖店。但这些网上商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备受争议,对于喜爱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而言,这些店铺是“南征北战”式的彩虹,还是禁不住推敲的肥皂泡?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与报道。
免税烟草网上售卖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政策放宽以及人们消费升级,烟草市场的结构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一时间,网上购物平台上开始涌现出一批打着“免税”旗号的烟草专卖店。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到进口和免税烟草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商家看到商机,纷纷投身于网上烟草销售行业。然而,这种销售模式是否合法合规,却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分辨清楚。
政策法规不容忽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需在严格的监管之下进行。在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明确规定,任何非授权渠道进行烟草销售都是违法行为。免税特别是国际免税,其经营也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和授权,并且通常仅限于特定区域,如机场免税店等。
许多所谓的“免税烟草店”往往宣称其产品来自海外渠道,但是否具有合法进口及零售授权仍然存疑。此外,这些烟草产品是否缴纳相关税费,也是衡量其合法性的重要标准。
网上烟草店经营模式曝光
为了揭开“免税烟草店”的真实面纱,记者深入各大网上平台,通过暗访和咨询,尝试了解其运作模式。经过调查发现,一些店铺挂靠在个人网店平台,将商品伪装成普通物品进行销售;而有的则自称有内部渠道,通过所谓的“私人订制”模式进行销售。
在交流过程中,有商家明确表示,可以提供没有包装或者做“简单包装”的产品,以规避监管,并称“只有这样操作才能低价”。这种行为无疑为消费者的购买体验蒙上了一层阴影。
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些“免税”烟草的吸引力在于口味、新奇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然而,当购买的烟草制品出现质量问题,不符合预期甚至是假冒产品时,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得到有效保护?
一些“免税烟草店”甚至没有明确的实体店址和售后服务,仅依靠网上“客服”进行沟通,当问题出现后,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无门的困境。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烟草需通过合法渠道,以免上当受骗。
监管呼声,行业自律迫在眉睫
面对网上“免税烟草店”的发展势头,以及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业内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网络销售渠道的烟草产品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同时,平台方也有责任对上传的商品进行查验,把控商品质量及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作为行业的一环,烟草销售商也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律,确保销售行为的合法合规,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烟草消费有其特殊性,如何在保障市场活力的同时,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消费者的利益,是一个等待各方共同努力解决的课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模式的变化,制约网售烟草行为的法规建设也急需同步升级。